开两百万的“面包车”,到底是人傻钱多还是真精明?
最近有个名场面:大哥想40万加价提丰田埃尔法,销售鞠躬鞠出残影:“哥真没这么大优惠”。

最后这车落地直奔200万,顶上两套房首付。
说实话,有钱人的世界真看不懂。
这车说白了就是精装面包车,底盘和30万的赛那同源,二排航空座椅值不了一百七十万差价。
但魔幻的是,越加价越抢手,4S店销售鼻孔朝天不是没道理——去年这车加价50万照样月销2000台,比理财狠多了。

仔细琢磨就明白了:当车价超50万,买的早不是交通工具。
生意场上接客户,人家看你开埃尔法,默认公司实力七位数起。
比掏房产证体面,比报流水含蓄。
GL8是小康标配,埃尔法才是隐形的商业牌照。

更绝的是这套加价玄学。
明面上骂4S店黑心,暗地里享受加价带来的身份筛选——能随手多扔50万的,自然被归为“实力派”。
某房企老板原话:“砍下的价还不够我半小时利息,浪费时间跌份儿”。

真有人花200万买丰田面包车?这钱买奔驰S级还能剩50万加油!
销售说加40万是“没优惠”的时候,我差点把手机捏碎。
加价50万够我老家买套房了,大佬们却买个移动会客厅。
开这车接送客户确实有面儿,上次合作方从埃尔法下来,我们总监小跑着去开门。

买这车的压根不在乎性价比,他们在乎的是别人知道自己不在乎性价比。
我们觉得冤大头,人家笑你看不穿。这车开三年转手,亏得比卡宴少信不信?
最魔幻的是加价越多越难订,4S店现在鞠躬都比日本料理店标准。
加拿大黑马预测建议直接拍卖车牌:XX8888加价50万,XX9999加价80万,省得折腾。
看着车库里的五菱宏光陷入沉思:都是面包车,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哪天要是原价卖埃尔法,老板们怕是嫌掉价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