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路1027号兆丰广场2102室 15050302390 demureundefined

精品项目

全新宝马7系:一头会发光的“大野猪”,要多丑就有多丑。

2025-10-20

首先,请大家记住一下第七代宝马设计师––多玛戈伊·杜卡克。

再心疼一下全国各地的宝马汽车从业工作者,宝马设计师的天马行空让大家苦不堪言,SUV系列越改越小气,轿车越来越惨不忍睹,外观设计辣眼睛,却要自毁双目昧着娘心说服自己,估计宝马的销售顾问每夸一次心就要痛一次。

|pc28预测

在一线豪华旗舰级轿车里,德系车无疑稳坐该市场的头把交椅,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被人们称为“德系三巨头”。三者相爱相杀却又相辅相成,奔驰S级用优雅诠释奢华,奥迪A8用科技描绘未来,而全新宝马7系,似乎用一块31英寸的后排巨幕,照见了自己的迷茫。

如今,宝马设计团队想引用劳斯莱斯的设计理念来重新定义全新宝马7系,毕竟谁都不想做千年老二,就像酒桌上的陪客,主角永远都不是自己,宝马7系自然也不想屈居人后,也想证明自己一把。全新宝马7系用颠覆性的分体大眼、水晶切割内饰与纯电i7版本卷土重来时,高昂定价与争议设计却如两记重拳,狠狠击碎了宝马旗舰轿车的优雅传承。宝马7系也步了自家5系的后尘,销量更是惨遭滑铁卢,宝马集团甚至自己都承认了自家产品在设计上存在的重大失误,对宝马的整个设计部门进行了重组。

新款宝马7系下一次改款却要等上好几年,这一代失败的产品却要让消费者买单,如果现在改款就好比“此地无银三百两”,更主动的说明了宝马的产品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能够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7系也只能够靠降价换销量;以前是卖方市场,卖家说了算,现在是买方市场,在旗舰豪华轿车领域竞争尤其激烈,在该级别的客户群体对产品的要求和使用需求尤其高,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价格问题,显然这一代的宝马7系达不到该客户群体的要求,所以宝马7系的销量不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回顾宝马7系的历史,他也是有过很多风光的时刻。1977年,代号E23的第一代宝马7系横空出世,其标志性的“鲨鱼鼻”车头设计锋芒毕露,四圆大灯与修长身段奠定了豪华运动轿车的雏形,宣告宝马正式进军顶级豪华轿车市场。

1994年,第三代E38问世,堪称7系历史上的美学巅峰,其流畅优雅的线条至今仍被车迷津津乐道,更因在007电影《明日帝国》中大放异彩而名垂青史。

2001年,克里斯·班戈操刀的第四代E65/E66则掀起滔天争议,激进的“火焰表面”设计语言与革命性iDrive系统虽饱受质疑,却最终引领了汽车交互设计的新潮流,证明了宝马的先锋胆魄。

这一代的7系更是为后者指明了设计方向,而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如今,全新宝马7系的前脸堪称一场设计豪赌,巨大的“帕特农神庙”双肾格栅进一步纵向扩张,配合环形光耀装饰,在夜幕下极具视觉侵略性,气场之强令人过目难忘。然而,其上方的分体式大灯设计彻底颠覆传统,纤细的日行灯带悬浮于引擎盖前沿,下方深邃的主灯组则巧妙隐藏于保险杠阴影之中。这种“顶置眉宇”的设计固然前卫,却也因割裂了宝马标志性的“天使眼”传承而备受争议,甚至被部分用户诟病为“设计过度”。

巨大格栅配合分体式大灯组,在气势上无可匹敌,但这份视觉冲击是否过于冰冷,失去了旗舰轿车应有的温度与优雅?值得深思。尤其在晚上开车更为尴尬,发光的双肾格栅就像一个巨大的“猪鼻子”,大灯就像得了白内障。车主收获的不是路人羡慕的眼光,反而像是路人在嘲笑地主家的傻儿子人傻钱多没地儿花,更有人称这一代宝马7系是一头会发光的“大野猪”。

全新宝马7系:一头会发光的“大野猪”,要多丑就有多丑。

侧面轮廓是G70最受好评的角度。超长轴距(3215mm)配合近乎垂直的车头线条、经典霍氏弯角与内嵌式门把手,营造出庄重威严的旗舰气场。最令人惊叹的细节在于C柱的“Hofmeister Kink”霍氏弯角处,一枚精致的“7”字徽标被精妙蚀刻于镀铬饰条内侧,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堪称低调奢华的典范,彰显宝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过,有不少人认为这一代的宝马7系侧边给人的感觉太过于厚重,车身上下的比例不协调,像是一块会移动的“板砖”。

现比上一代车型,这一代的7系尾部设计回归简约,但力量感十足。立体雕塑般的LED尾灯采用精致的3D悬浮设计,内部熏黑处理配合纤细光带,夜间辨识度极高。后包围造型饱满,高配车型嵌入的横向镀铬饰条进一步拉伸了视觉宽度。整体观感沉稳大气,与前脸的激进形成微妙平衡。

不过我个人认为和上一代车型相比,车尾设计不够协调,这一代7系的尾灯设计太过于小气,没有上一代的尾灯辨识度高;尤其是晚上点亮以后,没有任何能够让人吸引眼球的点,巨大的下包围和尾灯的占比也不协调,就像是裤子提到了胸口上,给人的感觉很臃肿,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的感觉?

内饰部分;相比上一代车型,这一代7系的内饰还是进步了不少,最震撼的莫过于贯穿整个中控台的环抱式交互光带(BMW Interaction Bar)与悬浮式曲面双联屏。由12.3英寸仪表盘与14.9英寸中控屏组成的一体式曲面屏微微倾向驾驶者,搭载全新的iDrive 8操作系统,触控响应如丝般顺滑,语音助手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环抱式光带不仅整合了环境氛围灯,更可随驾驶模式、来电等场景动态变化,科幻感扑面而来。然而,大量传统物理按键的消失,使得常用功能(如空调温度调节)必须依赖屏幕或多级菜单,在行车中操作便利性受到挑战。

中控区域是宝马首次大规模应用璀璨水晶材质(由施华洛世奇提供)的舞台。晶莹剔透的水晶切割组件构成了iDrive旋钮、启动按键、音量调节以及座椅调节按键的核心部件,在环境光映射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奢华感无可比拟。然而,这些璀璨的“艺术品”在日常使用中极易沾染指纹和灰尘,需要频繁打理才能维持最佳观感,实用性方面稍显逊色。璀璨夺目的水晶元素在阳光下甚至会产生彩虹光斑,可能干扰驾驶者视线。

最受人诟病的是宝马的“大鸡腿”档把在这一代车型上被电子拨杆所替代,驾驶者用兰花指操作拨杆让人觉得娘娘腔,真让人费解。经典的东西被舍弃,而不是想着好好的传承下去,宝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真正的颠覆藏于后排,高配车型可选装分辨率高达8K的31英寸悬浮式全景显示屏,如同在车内悬挂一台奢华巨幕电视,支持32:9超宽视角和实时互联。配合宝华韦健4D钻石环绕音响系统与头顶全景星轨天幕,瞬间将后排变为移动私人影院。然而,这块成本高昂的巨幕,使用场景是否真如宝马设想般高频?其安装位置对头部空间稍有侵占,且升起后对后方视野存在遮挡,为日常实用性打上问号。更关键的是,选装价格令人咋舌,是否真能击中核心用户需求?

稍微熟悉汽车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一代7系是抄袭上一代奔驰S级的内饰设计,只不过在细节方面做了部分修改,给人的感觉没有诚意,现款的7系的内饰设计和上一代奔驰S级内饰相比依旧要逊色很多,而这些都是奔驰玩剩下的。在内饰设计方面,奔驰无疑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标杆。

动力方面;全新7系史无前例地提供纯电(i7)、燃油(735Li/740Li)与插电混动(M760Le)三种动力架构,展现了宝马全面拥抱电动的决心。i7搭载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双电机释放544马力/745牛·米的狂暴动力,4.7秒即可破百,性能媲美V8引擎却拥有绝对的行驶静谧性。超薄动力电池组平铺于底盘,容量101.7kWh,CLTC续航里程约640公里,缓解里程焦虑。支持最高195kW直流快充,10分钟即可补充170公里续航。然而,其超过2.7吨的整备质量对操控灵活性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735Li搭载精心调校的3.0T六缸+48V轻混(B58B30P),输出272马力/400牛·米;740Li则配备3.0T直六+48V轻混(B58B30P),输出381马力/520牛·米,全系匹配优化后的8速Ste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箱。48V系统显著提升了启停平顺性与低速响应,燃油经济性也有进步。但平心而论,在电动化大潮下,即便是顶级六缸版本,其动力输出的直接性与静谧感较i7仍存差距。

M760Le xDrive将3.0T直六引擎与高性能电机结合,系统综合输出高达571马力/800牛·米,零百加速仅需4.3秒,纯电续航约84公里(CLTC)。它试图在狂暴性能与低碳出行间取得平衡,展现了宝马对多元动力路线的探索。


全新7系基于升级版CLAR架构打造,车身与底盘刚性显著增强。其精髓在于首次引入的“魔毯智能空气悬架”与“主动舒适防倾”技术:系统通过前视摄像头扫描路面,提前主动调整空气弹簧阻尼,将颠簸消弭于无形。配合后轮转向(最大转向角3.5度),无论高速变线还是窄巷转弯,都展现出超越5米3车长的灵活与沉稳。在崎岖路面上,它如履平地的高级感树立了新的舒适标杆。

通过48V系统驱动的主动防倾杆,可在过弯时实时产生反向力矩抵消侧倾。实际体验中,即使高速过弯,车身姿态依然优雅从容,大幅提升了后排乘客的舒适度与驾驶者的信心。这套系统将7系的行驶品质推向新高度,宝马在试图改变人们“开宝马,坐奔驰”的观念。

尽管宝马7系的技术堆砌令人炫目,全新7系的市场反响却未达预期,其核心症结在于宝马对自己的迷之自信,认为自己的产品物有所值,入门735Li起售价已逼近百万,顶配i7 M70L更突破200万大关。相比之下,奔驰S级入门门槛更低且形象更稳,而奥迪A8L则以大幅终端优惠彰显性价比。宝马的高昂定价与内饰部分塑料感部件的并存,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价值落差。

外观设计的争议最为激烈,激进的分体大灯与巨量水晶元素,成功吸引了眼球,却也疏远了部分崇尚经典内敛的传统豪华用户。旗舰轿车需要的不仅是瞩目,更是经久耐看的尊崇感。

作为商务旗舰,后排核心需求是私密、高效沟通与舒适休憩。31英寸巨幕虽炫酷,使用频率与实用性存疑,高昂选装费更显尴尬。真正高频使用的舒适配置(如高级座椅按摩/通风)反而需高配才有。而i7虽代表技术高度,但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无法享受插混车型的绿牌政策便利,使其在高端行政市场面临尴尬。

全新宝马7系(G70)无疑是一款承载了宝马集团最尖端技术与最激进设计理念的里程碑之作。魔毯悬架带来的极致舒适、i7纯电驱动的澎湃静谧、以及前所未见的座舱交互体验,都证明了宝马勇于打破边界的创新魄力。它试图重新定义大型豪华轿车的未来范式。

然而,旗舰轿车的进化,从来不是一场纯粹的技术军备竞赛。奔驰S级用历久弥新的优雅与对商务场景的精准拿捏,证明了用户对“经典价值”的永恒追求。当宝马以分体大灯斩断“天使眼”的情怀纽带,以璀璨水晶替代温润木纹,以高昂定价构筑市场壁垒时,是否在颠覆中模糊了旗舰轿车应有的温度、传承与用户价值?

宝马7系的困境,是传统巨头在电动智能时代转型的深刻折射。它的未来,不在于否定其颠覆创新的勇气,而在于如何在拥抱未来的同时,以更谦逊的姿态聆听核心用户的声音,在炫目科技与实用豪华之间,在颠覆突破与价值认同之间,找到那条真正通往人心的平衡之路。毕竟,真正的旗舰,不仅需要引领风潮的锋芒,更需要承载岁月的厚重与用户的信赖。

当宝马旗舰在创新的激流中探索方向,我们不禁要问:颠覆之后,敢问路在何方?也许宝马只有经过这一次的阵痛之后,才会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上认真起来,给喜欢宝马的消费者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特别声明;本文章纯属个人看法,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以及商业推广,请仔细甄别,谢谢!